资源爱好者是一个特殊的网站,它喜欢收集各种资源来分享给他人。他们热爱资源,乐于分享,喜欢收集各种资源,以便更好地帮助他人。
CTRL+D收藏本站 - 找资源永不迷路。
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写真摄影 > 正文

电影是否要做到不言自明?

作者:Melody 日期:2025-10-15 13:29:44 浏览:2 分类:写真摄影

电影是否要做到不言自明?

电影是否要做到不言自明?

正式入学,学校请来了某位“小有名气”的独立电影制作人来做大师课分享,因为对这位电影人了解不多,这里仅记录下基于现场分享所获得的一些感受——其实说是偏见更为合适。

一支影像内容是否有义务做到self-explanatory?即观众可以在不了解任何背景、没有作者做前置解释(或事后解释)的情况下,就可以了解影像内容,或者作者想传达信息?这个独立电影人现场分享了四条短片,在我看来都是有巧思而无结构,如果他不现场解释,根本不知所云,但似乎在独立电影界并不那么要求来龙去脉,创作者更在乎的是以影像为手段去捕捉自己的灵感与创造性地(或者是欲言又止式地)记录生活。这在我看来都是可以自圆其说的。

但这位独立电影制作人又似乎非常在意自己的影响能否被“monetize”。比如某部他想表达某种政见的纪录片在当年并未上映成功,但事后几年,这部电影的评分页面却阴差阳错地成为了大家的心情留言板,大家纷纷在上面分享与影片无关的个人故事,像一个树洞,对此,他说他很开心,但又吐槽为什么自己没有因此赚到钱,毕竟这个页面现在的流量这么大,然后现场邀请大家给一些商业化的ideas。

他在现场绘声绘色地讲述这个故事(口才真好),和另外几条片子一样,这些现场放映的短片都因他的解释而显得更有意思。然而——可能还是出于我的广告背景,我认为所有面向观众(且还期望从中赚到钱、并对流量投去艳羡)的影像叙事,都应该一定程度地做到self-explanatory,都应该依循某种刻在文化基因里、符合认知规律、甚至暗合某个神话与民间传说原型的框架。夸张地讲,这可能是某种义务或责任心的体现。这也是我并不喜欢某些“自反性”电影的原因,即使它被捧上神坛,因为它们把对画面穿针引线的责任交给了观众。个性的另一面是任性。

但我并非想反对这些电影,这些电影的意义本就不是面向大众而成立,而是在于它们影响了某批创作者,然后这批创作者又带着这些影响产出了更被大众接受的影像内容。从这种传承脉络的角度,独立/实验电影的意义是存在的。

<完>

#电影 #影评 #电影与艺术 #影评人请就位 #野生影评人 #独立电影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