资源爱好者是一个特殊的网站,它喜欢收集各种资源来分享给他人。他们热爱资源,乐于分享,喜欢收集各种资源,以便更好地帮助他人。
CTRL+D收藏本站 - 找资源永不迷路。
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写真摄影 > 正文

两本昭和歌集《寒竹》的雪遇见《連山》的灰

作者:Melody 日期:2025-10-24 00:09:21 浏览:5 分类:写真摄影

两本昭和歌集《寒竹》的雪遇见《連山》的灰

两本昭和歌集《寒竹》的雪遇见《連山》的灰

两本昭和歌集《寒竹》的雪遇见《連山》的灰

两本昭和歌集《寒竹》的雪遇见《連山》的灰

两本昭和歌集《寒竹》的雪遇见《連山》的灰

两本昭和歌集《寒竹》的雪遇见《連山》的灰

两本昭和歌集《寒竹》的雪遇见《連山》的灰

两本昭和歌集《寒竹》的雪遇见《連山》的灰

两本昭和歌集《寒竹》的雪遇见《連山》的灰

两本昭和歌集《寒竹》的雪遇见《連山》的灰

👥 两位歌人的「人生歧路」
• 《寒竹》·平福百穗(1875-1926) 明治末「自然主义歌风」代表,以手术刀般的写实笔触闻名。1906年(明治39年)出版《寒竹》时,他正拖着病体在信州群山间旅行,笔下既有蓼科山的「雪下待芽」,也有贫民窟里「冻僵的手握着烤红薯」的刺骨细节。朋友圈全是纯文学歌人:给病逝的长塚节写57首挽歌,和岛木赤彦讨论「口语入歌」,连川端康成都说他「用疼痛写诗」。
• 《連山》·齋藤茂吉(1882-1953) 昭和初期「国民诗人」,却在1930年代深度卷入殖民文学创作。他的《連山》由岩波书店刊行(774半丛书第百四十五篇),扉页赫然印着「满洲游行」四字——实则是为日本侵华政策背书的「文化工具」。他加入「满洲文学振兴会」,笔下的千山、旅顺成了「大东亚共荣」的宣传符号,字里行间藏着对中国土地的掠夺式凝视。
🕰️ 两个「昭和」的平行时空
🌨️ 《寒竹》:明治末的「人间写实」(1906-1922)
这是关东大地震前的最后平静,平福百穗用625首诗记录了日本最动荡的20年:
在田泽湖看见冰裂,写下「湖面の冰が裂ける音 / 冬の心が碎けるよう」(冰裂声像冬日心碎),用自然隐喻生死无常;
在东京贫民窟遇见乞食者,记下「焼芋の温もりで凍れる手を救う」(烤红薯的温度拯救冻僵的手),比太宰治早20年揭露底层疾苦;
连自己的鼻手术都写进《病室にて》:「血で染まる棉花は夕暮れの雲」(血染的棉花像黄昏云霞),把疼痛写成美学。
⚠️ 《連山》:伪满时期的「殖民凝视」(1930年代)
当《寒竹》在书写人性微光时,《連山》正用和歌包装侵略野心:
山川掠夺:《千山途上》写「土着献酒」,将殖民美化成「文明开化」;《旅顺》对战迹碑的「怀古」,刻意抹去甲午战争的侵略本质;
劳力剥削:《大连》里「华工脊背映夕阳」的描写,把被强征劳工的苦难轻描淡写成「风景」;
意识形态渗透:用「日满亲善」的虚伪辞藻,为军部的「大陆政策」摇旗呐喊。
🔍 最尖锐的对比:当「写生」遇见「掠夺」
• 《寒竹》的自然观:是「富嶽の雪永不消融,而人间四季流转」的敬畏——他写山是山,写水是水,从不赋予自然政治意义; • 《連山》的自然观:是「千山为皇土屏障,旅顺港乃帝国门户」的占有欲——连山川都成了殖民扩张的地理符号。

#昭和文学反思 #殖民历史批判 #日本近代诗 #反战思想 #读书避雷指南